logo

15755063059

咨询时间:08:30--21:30
您现在的位置:福建自考网>主考院校 > 福建师范大学 > 正文

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《传播学概论》课程考试大纲

来源:福建自考网   发表时间2020-11-09 09:58:41
自考助学

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

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

《传播学概论》课程考试大纲

考试形式:开卷 考试时间:120分钟

一、课程性质、教学目标

1、 课程性质与设置说明

《传播学》传播学课程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开始的核心专业课程,目标是通过中西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,使学生对传播学的发展,各种理论、流派有一个全面的掌握,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传播学知识,针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,进行思考、辨析以及进行各种传播实践的实际能力。

2 、本课程的基本要求

通过本课程学习,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

A、了解传播学的产生、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;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,世界传播研究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

B、从传播者、受众、信息、符号、媒介、传播技巧、传播环境、传播效果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;

了解传播学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性,具备初步的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各领域研究的能力。

C、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传播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,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法,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。

二、参考教材(考生自备)

郭庆光 《传播学教程》,2004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
三、课程纲要

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

第一节: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

1、把握传播概念

2、传播与信息

信息定义、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

3、传播的定义和特点

第二节: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

传播学的研究对象

1、播的系统性: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(人内、人际、群体、组织、大众)

2、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: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

3、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;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;传播学的任务

第三节: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

1、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: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

2、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: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;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

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

第一节: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

第二节: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

1、口语传播时代 2、文字传播时代 3、印刷传播时代 4、电子传播时代

第三节: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

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

第一节: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

1、符号的定义

2、信号与象征符

3、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

第二节: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

1、意义的定义

2、符号意义的分类

3、传播过程中的意义

第三节:象征性社会互动

1、人类的象征行为

2、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

3、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

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

第一节:传播的基本过程

1、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

2、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:

(一)直线模式: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;香农-韦弗数学模式

(二)循环和互动模式: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;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;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

3、传播过程的特点

第二节: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

1、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

2、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

3、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

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

第一节:人内传播

1、人内传播的定义

2、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

3、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:米德的"主我与客我”理论;布鲁默的"自我互动”理论;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

第二节:人际传播

1、人际传播的定义

2、际传播的动机: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;库利的"镜中我”理论

3、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: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(渠道多方法活、意义丰富复杂、双向性强、非制度化);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

4、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

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

第一节:群体传播

1、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

2、 群体的概念

3、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

4、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

5、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: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;群体意识的形成P92

5、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

6、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

7、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:集合行为的概念;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;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

第二节:组织传播

1、组织与组织传播:

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;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;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

2、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

3、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

第七章 大众传播

第一节:大众传播的定义、特点与社会功能

大众传播的定义;大众传播的特点;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: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、赖特的四功能说、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

第二节: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

1、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

2、电报、电影、广播与大众传播;

3、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

第三节: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

1、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:

2、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

3、传播、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

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

现代社会中"信息环境的环境化”现象

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

第一节: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

1、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

2、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

第二节: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

1、麦奎尔的"规范理论”的六种类型

2、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

3、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

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

第一节: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

1、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

(一) 媒介即信息 (二) 媒介:人的延伸; (三) "热媒介”与"冷媒介”; (四)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

2、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

(一)"电视人”与"容器人”概念 (二)电视与人的"充欲主义” (三)、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 (四)"电子乌托邦”思想项基本原则

第二节: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

1、传播者与大众传媒:

2、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

3、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

(一)新闻选择的"把关人”理论:怀特的"把关”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 (二)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(三)把关过程的实质

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

第一节:"大众”与大众社会理论

第二节:几种主要的受众观

第三节:"使用与满足”

"使用与满足”的基本观点 和对"使用与满足”研究的评价

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

第一节: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

1、 传播效果的概念含

2、 第二节: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

传播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

3、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

第三节: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

1、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

(一)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(二) "休眠效果”

2、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

(一)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(二)两面提示的"免疫效果” (三)"明示结论”和"寓材料于效果之中” (四)"诉诸理性”与"诉诸感情” (五)"警钟效果”

3、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

(一)舆论领袖(二)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的影响

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传播效果

第一节: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

1、"议程设置功能”理论的概要及特点

2、对"议程设置功能”的研究

三种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机制(知觉模式、显著性模式、优先顺序模式)

3、"议程设置功能”理论的意义与问题

第二节:大众传播、社会心理与舆论

1、"沉默的螺旋”理论的概要

2、"沉默的螺旋”理论特点

3、对"沉默的螺旋”理论的研究与批判

第三节: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

1、"培养”理论的起源与背景

2、"培养”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

第四节: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

1、"知沟”理论产生的背景:蒂奇诺的"知沟”假说P230

2、"知沟”理论及其反命题:

3、"知沟”理论的应用研究极其意义

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

第一节: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

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

第二节: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

1、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情况

2、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

3、文化帝国主义问题

第十四章 传播研究史和主要学派

第一节:传播学的起源、形成和发展

1、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

2、传播学的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

3、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的贡献

第二节:传播学的主要学派

1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:

3、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

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(略)

声明:
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
考试提醒

【助学报名进行中】

  • 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

    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。

  •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。

备考资料免费领取

报名层次:
所报专业:
姓       名:
电       话:

我已阅读并同意 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政策》

微信公众号

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“免费资料”即可获取!

关注公众号

回复“免费资料”领取复习资料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<<点击收起

在线咨询

APP
下载

联系
电话
扫描
二维码
反馈
建议
回到
顶部

15755063059